Monday, 28 June 2010

蒙特利尔夏日狂欢系列(一)法语歌曲音乐节

❡ 蒙特利尔之夏素来以各种接连不断的节日和活动而著称,每年从春夏之交直至秋季的几个月时间里各种国际体育盛事和大大小小的娱乐节日一个接着一个,大到世界著名的F1大奖赛、网球大师赛以及世界最大的室内外爵士乐节、电影节,小到啤酒节、笑话节等等不胜枚举。过去每年多多少少都会参与其中的一些活动,但由于以前没有开博所以许多精彩的瞬间和片段都没有记录下来,实为可惜。而今年初夏又因正好要赴欧洲旅行,而错过了再次回归蒙城的F1大奖赛,好在终于回到蒙城后,六月下旬各种欢庆的节日才刚刚开始。6月份到9月份从来都是蒙特利尔的黄金季节,这其间最著名的节日恐怕要数号称世界最盛大的-蒙特利尔国际爵士乐节了,然而可能还不太为人知的是每年爵士乐节前一星期,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音乐节-蒙特利尔法语歌曲音乐节(Les Franco Folies de Montréal)。
❡ 同样在蒙特利尔市中心的艺术广场-Place Des Arts 举行的
蒙特利尔法语歌曲音乐节,可以说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爵士乐节狂欢预热,组委会每年都会请来世界上最优秀的法语歌手和乐队进行现场演唱和表演,临时舞台就搭建在夏季暂时改为步行街的市中心大道上,所有室外活动均为免费,是实实在在的全民参与活动。今年回到蒙特利尔的同时正好赶上进行得热火朝天的这个法语歌曲音乐节,于是久违了蒙特利尔多日的我们,也趁机来到艺术广场提前感受一下夏日狂欢的节日气氛,而当晚上演的一场压轴演出便是自80年代开始就在整个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都红遍了的组合-来自法属圭亚那的 La Compagnie Créole

每到夏季艺术广场总被挤得水泄不通,地铁站里面的购物Mall也迎来了夏天的生意旺季。


圣-凯瑟琳大街已变身成为露天大舞台。


大大小小的舞台分布在整个广场的各个区域

广场周围的主要建筑



这是去年刚刚为爵士节专门建成的永久性场址,往后中心舞台就都设在这里

天色还早当晚的压轴演出还没开始
,先找间广场边的露天餐厅品酒、听歌、填肚子。;-)
自渡假归来就发誓要开始On a diet,但每每瘦身计划刚开始就总是被打乱。


一大灌果酒Sangria(夏天饮品中除了Rosé Wine外俺的最爱)+一份牛排和一份清淡的蟹肉莎拉
算下来80多刀,味道虽很一般,但比起欧洲,刚从那边回来的我们还是觉得蒙城的餐馆便宜多了。


用完晚餐出来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La Compagnie Créole 乐队组合已开始唱响。



估计当晚现场不下好几万人。瞧,这个小帅哥多酷!


看得还那么投入。;-)




来自法国海外领地圭亚那的组合La Compagnie Créole,他们奔放的热情也感染了观众。

摄影师们拍得汗流浃背,他们拍舞台演出,俺把他们也拍进舞台。;-)



他们的每首歌真的都非常好听,听得人不自觉地都想跟着一起跳舞




据说女主唱年轻时非常漂亮,俺觉得就现在来看也仍是风韵犹存




本身南美及加勒比地区的音乐就特能带动人的情绪,现场到了高潮更是掀起了观众一轮接一轮的狂欢

观众还自发地手肩相搭接起了长龙。



这一对的装扮很符合当晚的气氛


对面楼上每个窗框里帖的都是爵士乐的传奇歌手和音乐家...

哈,也来帖张美女吧!看到俺要拍照美女大方地给俺摆了个Pose,蒙城姑娘就是这么大方从不扭捏做作

中心舞台的演出刚刚结束,人们又赶着转到下一场...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另一个街区的舞台又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这已成为蒙城最近几十年来夏季标志性的都市街头夜景。
多少友情、亲情在此相融,又有多少爱情和恋情在此得到升华 ...

这只不过是蒙城夏日狂欢的开始,相信接下来近两个星期的爵士乐节将会带来更多的精彩表演...





未经许可,请勿转帖。谢谢!

Sunday, 27 June 2010

造访温布尔顿全英网球俱乐部 之 前传与后记 / Wimbledon

说起来这次造访温布尔顿全英网球俱乐部本应属于此次欧洲之旅的一部份,放在欧洲自驾栏目里去写可能更合适,然而由于为了配合法网和温网公开赛而写了“从罗兰.加洛斯来到温布尔顿全英网球俱乐部”这个系列,所以思来想去不如专门把造访温布尔顿这一段抽离出来就着这个系列一起写好了,这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结合起来也正好合成一辑-温网之旅的前传和后记。

这次在去伦敦之前作为网球迷的我们就计划好了要造访温布尔顿,参观一下这个所有网球选手和球迷心中的神圣之地。在出发之前本网的KTM-K大侠正好写了个伦敦的系列,说是要和俺的“走遍法国 之 巴黎系列”PK, 在听说俺打算驱车前往温布尔顿后,K君强烈建议俺千万不要自驾去,直接乘地铁过去既方便又快捷,于是俺“听信”大侠的建议并极力说服了一贯不愿坐公交的L,在预订酒店的时候还专门找了一家靠近温布尔顿方向的地铁线附近的酒店。到达伦敦进驻酒店后才发现我们预订的酒店正好就在著名的英超足球俱乐部-切尔西附近,而从我们房间的窗户里就能清除地看见切尔西俱乐部的足球场,L是超级足球迷,自己原来在法国还踢过青少年联赛,当年还是穿10号球衣的。于是我们便决定把在伦敦的最后一天作为Sports Day用来参观温布尔顿和切尔西俱乐部,整个计划听上去是那么完满与合理!这样我们便把车停到了酒店底层的Parking里,做好了在离开伦敦之前不再动用的准备。顺便提一下,我们事先预订的伦敦Pass里面已包含有这两个地方的门票(两个点的门票每人大约都是16、7英镑)。


从酒店房间望出去,左前方那个大型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切尔西俱乐部主场

然而俗话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在伦敦的其中一天正好赶上今年英国的Spring Bank Holiday,大概意思是春季的最后一天夏天的开始,据说每年春秋各有一个Bank Holiday,这个Holiday原来是指Bank等商业机构都关门休息,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公众假期,其它一些部门也可能关门或暂停服务。那天按计划我们是去白金汉宫看卫兵换班,然后去附近的唐人街吃早茶等于吃个Brunch的。于是我们还比以往提早一点就出了酒店,争取占据有利的观看位置,结果等我们来到白金汉宫门前时没想到已是人山人海,于是只好随便找了个位置等着观看,哪知道本应是11:30进行的换班仪式到点了却还没有一点动静,最后过了都快10分钟了,缺德的英国佬才慢悠悠地摆了块牌子出来告示当天没有换班仪式,天杀的英国佬!明明看到里外三层那么多人在那干等着就是不提前说明一下,害得公众浪费那么多时间,不过就是个换班仪式,又不是什么军事机密,为什么非但没提前告示一下还要故意拖后?!唉,话又说回来还是那个Bank Holiday给闹的。不过还好我们事先打电话问过全英俱乐部和切尔西当天都还开门,于是我们早茶也懒得去吃了就临时决定先前往温布尔顿参观。由于“牢记”K君千万不要自驾过去、有地铁直达温布尔顿的叮嘱,我们展转几站地铁乘上去往温布尔顿方向的轻轨,终点站还就是这个温布尔顿。


地铁和轻轨之间的转乘站


标牌上清楚显示开往温布尔顿的列车在第三站台停靠

本来一路上俺小算盘还打得蛮好的,准备到了站一出去就直奔网球场参观,这样参观出来还有时间,再回酒店附近的切尔西俱乐部参观,也算合理地利用了时间。可哪知一出了地铁站就发现不对了。其实温布尔顿是伦敦西郊的一个小镇,这个轻轨终点站只是到了小镇的闹市区,而到真正的温布尔顿网球俱乐部还远着呢!跟本不象法网的罗兰.加洛斯出了地铁站走几分钟就能到达的,于是一问当地人才知道还要去转公交才行,而到了公交站一看去那个偏远地方的公交车差不多要半小时才能来一趟,加上那个倒霉的Bank Holiday,天知道下一班公交车何时才能来?小镇上连Taxi都少见,就在此时俺眼尖正好看见有辆Taxi经过便立马拦了下来,问去温布尔顿网球场大概有多远,司机说大约需7、8英镑的距离,于是我们二话没说就跳了上去,幸好逮到了那辆Taxi否则还真不知要到几点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上俺心里都在暗暗嘀咕这个该死的K大侠,回去后一定要找他算账,竟然谎报军情!!!哼!


伦敦西郊轻轨的终点站-Wimbledon。




温布尔顿镇中心的街景。


在伦敦特有的黑色Taxi里。

我们前后这样倒来倒去最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真正的温布尔顿全英网球俱乐部,后来回去查了一下GPS从酒店到温网球场开车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到了目的地已接近下午1点半钟,本来一点半正好有一队出发参观场馆,可是我们刚好晚到一点已经满员,古板的英国佬就是不会灵活一点多加两个人进去,而整个参观下来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所以下一批得等到三点才能出发,等参观完出来都快五点了,反正切尔西是去不成了,英国所有地方关门都特早,这一天基本就这样搭上去了,而我们人都已经来了不等又能怎样,回去的话更冤。工作人员建议我们不如先参观一下网球博物馆,另外俱乐部里还有一个餐厅和咖啡厅,我们想想也是就先参观了那个网球博物馆,最后再去填肚子,博物馆看了一圈下来发现还是颇有看头的,也学习了不少东西,后来一想也还是很值得。切尔西不去就不去了,反正俺从来就不Fan足球,去那也是为了照顾L,而后来L自己也说见过甚至踢过的足球场也多了,不去也罢,而温网可是举世无双的,再说我们这次考察清楚了,等下次再来现场看球就轻车熟路啦。


温布尔顿咖啡馆里的特色英式下午茶和点心。


餐厅里提供的简单而清淡的三文鱼沙拉,味道也还不错!

最后在来上个花絮,当整个参观结束后都过了五点了,回程怎么办又是个问题,那个偏僻的地方可休想能再拦到Taxi,偏偏在俺去纪念品店里买东西的时候又正好错过了一班Bus,L眼睁睁地看着那车子开走,当时L说这下好了咱天黑前能回到市内就不错了,碰上这个Bank Holiday说不定刚才那辆Bus就是今天的最后一班车。给他这么一说,俺也急了,可光急也没用啊,还要急中生智才行,于是俺便自告奋勇地说,看我的吧,俺要发挥Charm ;-) 拦辆过路汽车把咱载到轻轨站去。L便说别做梦了,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连私家车都没见有几辆经过,我们还是步行回去吧。我说好吧,那我就边走边拦,结果我们刚走出去没两分钟就见到一辆车子开过,车里可能是一家人,已满座。既然有车子经过就是好事,说明有希望,话还没说完一辆敞篷车就飞驰而来了,俺利马伸出了大拇指(那天冷得很,没穿裙子也没法露大腿,哈哈!)可能由于车子开得太快都来不及刹车,司机就只是对我招了一下手便呼啸而过,L见状马上说这辆车会为你停下,结果还真是,车子很快就在前方20多30米远的地方停下,于是我们便迎上去,原来是位和蔼的老先生,嘴里还叼着一根粗大的雪茄,见到我们赶上来便示意我们上车,而且首先很绅士地问我是否介意他的雪茄,才再问我们这是要上那儿去?人家予咱方便,我当然回答不介意,就说是要去轻轨站,而老先生其实本来是要走另一条岔路,后来听说我们是专门来这里参观温网球场的,于是主动提出要拐个弯把我们送到轻轨车站去。


去往温布尔顿Downtown路上的分岔口。

❖ 于是一路上我们的话题就围绕着网球聊开了,原来这位老先生是位意大利人就住在附近,虽来英国几十年了,可每年不同季节分别在意大利和英国两个地方居住,意大利热的时候就来英国住,英国冷的季节就回意大利住,以其整个人的气质和风度来看,该老者绝非凡人。他每年都会去现场看温网比赛,他自己也是一个私人俱乐部的会员,所以俱乐部每年都给他送票,在参观场馆的时候解说就说过全英俱乐部的终身会员总共只有一百多人,另外还有一百多其它俱乐部的特邀会员,而只有这些会员才有可能不用排队提前拿到门票,解说员还开玩笑说,最好就是和这三百多个会员有Connection,这样就不用排队买票,哈哈。其实法网罗兰.加洛斯又何尝不是这样,能通过会员拿到球票总是既省时、省事又省钱的。说到底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无论到了哪儿,关系和Connection都一样重要,本来 Being social 就是人性的一个共通点。


再次回到了温布尔顿小镇的 Donwtown.

呵呵,扯着扯着就有点扯远了。总之,最后这位路上巧遇到的意大利老先生把我们送到了轻轨车站,谢过嘴里仍然叼着雪茄的老先生后,我们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回到伦敦市区,而且还误打误撞地给我们赶上了当日泰晤士河上的最后一趟游船。过后总结起来,说实话伦敦市内的地铁等轨道交通还是相当方便的,每个站点总有一两个工作人员专门在检票口引导乘客,这点做得比巴黎要好。当然这次也怪我们自己作业做得还不够仔细,也算一次教训吧,以后凡事还得自己亲自去查才行。但是这次的温布尔顿之旅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愉快的回忆,要不是乘地铁公交也不会有巧遇那位意大利老爷子的花絮发生,出门旅行经常是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而这其中发生的种种花絮和趣事也许正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吧,我们每次出去旅行多少都会有类似这样的Souvenirs发生,过后每每回忆起来总是觉得很有意思。

有关温布尔顿的系列就此告一段落,接下去的旅程会放到欧洲自驾系列里写...


§ 未经许可,请勿转帖。谢谢浏览!


Tuesday, 22 June 2010

从罗兰.加洛斯到温布尔顿全英网球俱乐部 (二)Wimbledon (2)

从罗兰.加洛斯到温布尔顿全英网球俱乐部 之 网球博物馆篇

❖ 全英网球俱乐
部除了众多的场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温布尔顿网球博物馆。作为现代网球的发源地,温网设立这样一个网球历史博物馆再合适不过了,也太有必要了。关注着一年一度的网球盛事温布尔顿公开赛的同时,回过头来了解一下网球的历史和变迁,或许在我们再看这项曾经的贵族和绅士运动时,能从中得到些许启发和感悟...


图片里这个滚轮一样的东西是百多年前靠马来拉动的压地机,而温网的由来与之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其实温网全英网球俱乐部的前身应为温布尔顿网球和撞球(
Croquet)俱乐部
而直到今天实事上全英俱乐部的正式官方全称仍然是 -"All England Lawn Tennis and Croquet Club" 。


撞球为当时上流社会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的一项草地运动,当年因草地需要重新平整而缺少一台压地机,
所以为了筹集购买压地机的资金,他们决定举行一次网球比赛,而可能当年谁也没料到这项首次
举行于1877年的网球比赛后来会成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富盛名的网球大满贯赛事。



 当年的一些撞球用具,感觉这个撞球看起来有点象国内中老年人爱玩的门球。


 
据史料记载网球运动的最初发明地为16世纪的法国,
而较有系统地制定了规则的现代网球则发源于19世纪的英国。


早期的网球材料五花八门,还是实心的而且很重。


 用球除了球形的外还有类似羽毛球的,拍子形状和大小也不统一,
不难看出现代网球、羽毛球以及沙滩网球等Racket Sports 都有相同的渊源,本是同根生



 
现代早期的网球设施,球网、球拍等已开始接近今天的网球 


 最早的温布尔顿大满贯奖杯。


 一个当年典型的贵族家庭。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举办一个室外网球Party和野餐是那个年代典型的英国贵族Lifestyle


家里的用具和摆设处处都与网球有关,连做Pancake的厨具都被制成网球拍的形状。


 当年的木头拍子,如今已成为古董和装饰品被人收藏。


 
毕竟曾是贵族和绅士运动,处处都透露着那份经典


多少传奇和经典都诞生于此。


  当年的网球高级私人会所,其实直到今天一些原英联邦国家的网球顶级私人Club还是沿用这套模式,
上场打球全身上下仍必需穿着白色服装。


 
球拍、设施在不断进步,球衣的款式也在不断变化。


到了公开赛时期球员们甚至有了自己的Locker Room


三维动画的麦肯罗在向参观者现场介绍Rocker Room文化和趣事
 


  科技的进步也带动了球拍的技术革命。


 各时期不同材质的网球拍。


球拍在变,网球的用球本身当然也在变


连过去的割草机都变成了古董。


 左边一张是从木头球拍过渡到铝合金的球拍,记得当年小时候得到一把铝合金球拍后简直高兴坏了。
右边一张为老式的练球发球机。



上世纪30年代手工制作木制球拍的Workshop。


网球传奇人物们留下的各种网球用品。


 提到传奇当然少不了这位曾在8年内7次获得温网男单冠军的草地之王-桑普拉斯。


与罗兰.加洛斯的网球博物馆相比,温布尔顿的博物馆里收藏了更多的传奇巨星们的用品。
左图为纳达尔08年夺冠时所穿的全套行头,右图为桑神用过的球拍、球鞋和短裤。


看到这一幅想必多数球迷一眼就会认出,是的,这就是新一代天王费德勒著名的King Federer至尊战袍!


一进到博物馆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去年费费和小威夺冠的大幅照片


上图左边分别为温网女单奖盘和男单的金杯实物,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历届大满贯冠军的名字,对于网球选手来说
这是至高的荣誉,难怪去年罗迪克再次输给费费屈居亚军后也难过得掉下了男儿泪。男单金杯杯身已全部刻满名字,
后来不得已添加了个底座。右边的为缩小版的奖盘和奖杯,获得冠军的选手会得到上面那种较小的复制品,
而获得三次以上的冠军的话就可以获赠下面那种较大一点的复制品,桑天王和费天王就各有一个。



被许多人认为是史上最佳网球手-GOAT的费德勒已被印上了邮票。


并且不仅仅是瑞士本国为他印制邮票,连其它国家也把他印上邮票,
这无论在网球史上还是邮政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博物馆通往环形银幕放映厅的通道上竟然看到了中国球手彭帅的英姿,
参观博物馆的同时今年的法网公开赛也激战正酣,温网博物馆里也正在播放现场直播。



 
环形银幕放映厅让你有亲临现场180度的感觉 ...


环形屏幕现场模拟和分解网球运动的各项技术...


费德勒首次夺得大满贯温网冠军的录像也在大厅里无数次被重复播放。



网球各种装备进步的同时,温网场地的设施也有了发展和改进,上图左边为过去既厚又重的帆布雨盖,
右边则为如今更为轻便的塑料透明雨盖,参观者可以试着拉一下感受一下巨大的变化。


上图为去年中央球场刚刚加装完毕的顶棚所用的材料,
没想到摸上去遮盖那么个巨大的顶棚的帆布手感是那么的轻薄。



好了,现在温布尔顿的场馆和博物馆都参观完了,准备好了下次象他俩一样去现场看球了吗?:-)



 § 未经许可,请勿转帖。谢谢浏览!